詹姆斯·華生,DNA先驅及具爭議人物,享年97歲辭世

詹姆斯·杜威·華生,這位在揭示DNA雙螺旋結構中起關鍵作用,並在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著名科學家,享年97歲去世。其子鄧肯週四確認了華生在紐約東諾斯波特的一家安寧療護機構辭世,之前因感染而住院。冷泉港實驗室也證實了這一消息。

華生1928年出生於芝加哥,於1953年與同事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攀上科學最高峰。當時年僅25歲的他們在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破解了DNA的分子結構。他們的突破性發現得到了羅莎琳·富蘭克林工作的重大幫助,她的DNA X射線圖像對確定分子結構至關重要。然而,富蘭克林的貢獻被掩蓋且沒得到足夠的認可,特別是由莫里斯·威爾金斯在未經富蘭克林同意的情況下秘密與華生和克里克分享了一張關鍵照片,編號51。

1962年,華生、克里克和威爾金斯因這一發現獲得了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不幸的是,富蘭克林於1958年因卵巢癌去世,年僅37歲,根據諾貝爾獎規定,她未能被追認。在科學界中,華生和克里克對待富蘭克林工作的方式引發了持久的批評。在其職業生涯和著作中,華生對富蘭克林的智慧及外貌作出貶低性言論,進一步損害了其具爭議性的遺產。

← 返回新聞